•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
  •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銳評 > 評論 >

    聊誠評|跟群眾打交道,不能想當然

    來源:聊城日報  2023-02-08 16:37:01
    A+A-

       鞠圣嬌

      無論是解決民生問題,還是開展經濟建設,我們的干部都免不了與群眾打交道。但同一件事,有的人就能取得群眾的配合,有的人講得口干舌燥也無法讓群眾點頭認可。是后者不努力嗎?不一定,很有可能是努力方向不對。

      有的干部理論知識深厚,也很有業務能力,但不會說群眾的話,跟群眾溝通時總是夸夸其談,內容聽上去很“高大上”,可群眾聽不明白,何談理解和認可?還有的干部為盡快完成工作,搶抓時間跟群眾溝通,忽視了時機的重要性,只考慮自己能不能完成上級交辦的工作任務。

      出現這些情況,原因在于一部分干部開展工作時只靠“想當然”,認為自己說的話、辦的事群眾都能接受。實際上,不把群眾放在心上,沒有走到群眾中去、了解群眾所思所想,就難以從群眾需求出發,說群眾能聽懂的話、選擇群眾能接受的時機。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地里有農活在等著,或者急著外出務工掙錢,群眾是很難靜下心來跟干部溝通交流的,就哪怕人在眼前,心也早就飄走了。

      毛澤東曾說:“我們的同志不要以為自己了解了的東西,廣大群眾也和自己一樣都了解了。群眾是否已經了解并且是否愿意行動起來,要到群眾中去考察才會知道。”而他自己也多次深入群眾開展調查研究,得出的結論更符合實際情況。

      不論何時,要想避免“想當然式”干工作,沒有捷徑可走。唯一的辦法就是深入群眾,多聽群眾在說什么,多了解群眾在想什么,成為群眾的朋友,學會群眾的“土話”,更好地開展群眾工作。多跟群眾溝通,還能更好地了解我們制定的政策、開展的工作是否接地氣,避免鬧出“把麥子認成韭菜”的笑話。

    編輯:任玉偉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