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專題 > 堅定不移走好平原特色鄉村振興聊城路徑 > 新媒體作品 >
■ 楊增暉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持續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發展智慧農業,縮小城鄉“數字鴻溝”。數字經濟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與聊城“建設農業強市”的遠景目標具有強烈耦合性。今年的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走好平原特色鄉村振興聊城路徑”的新定位。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是順應國家數字經濟發展大勢的邏輯必然,是響應山東省加快農業數字化轉型的號召,更是推動聊城市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數字經濟能夠在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農民數字生活質量、增強電子商務等方面提升農業數字化水平。聊城作為平原農區,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區。發展數字農業,是保障糧食安全目標的現實要求,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客觀需要,更是推進平原特色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
其一,發展數字經濟能夠建立糧食安全系統思維,以數字化推動糧食生產、流通、消費等全鏈條的效率提升,如土地流轉的“非農化”“非糧化”嚴重威脅著糧食安全,在此背景下,聊城市建成全市一體化農村綜合產權流轉交易平臺,可系統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等農村產權業務,依靠信息技術實現對土地流轉全方位監控,準確掌握農村土地數據信息。
其二,發展數字農業是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客觀需要。以數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既能讓農業經濟得到發展,又可保護生態環境,對于實際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有著較強現實價值。如“數商興農”就是以數字要素改變農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促進農產品和工業品的雙向流通,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如聊城市高唐縣姜店鎮西郭村,依托當地“網紅”郭旭鳳、郭鋮鋮的帶動效應,打造“線上直播+線下產業”模式,以一個“網紅”,帶動一片產業,興旺一個村莊,西郭村“舊貌換新顏”,滿足了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物質需要、生態需要和生活需要。
其三,發展數字經濟是推進平原特色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過去一年,聊城市各級各部門聚力打造平原糧倉、著力發展平原農業、加力塑造平原風貌、大力創新平原模式。要推動聊城市農業強市實現“質”的飛躍,需要以數字化驅動智慧農業發展,數字化筑牢種業安全根基,持續推動“數商興農”工程,以數據化文旅平臺開發鄉村資源優勢。
目前,我國正邁向數字經濟發展的高速階段,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為平原特色鄉村振興聊城路徑的實現提供了強大的技術賦能,但在現實層面,仍面臨數字農業基礎較薄弱、數字農業產業建設缺乏整體規劃、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和數字農業經濟區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等諸多矛盾和障礙,這導致數字經濟賦能平原特色鄉村振興的效應并未充分發揮。要立足數字中國發展的時代契機,堅持靶向發力、重點推進,從制度保障、動力保障、結構保障和協同保障四個方面構筑數字農業支撐架構,以政策推進作為數字農業發展的先導,頂層謀劃制定實施方案,加大示范區農村數字基礎設施投入,促進數字技術與農村各項產業深度融合,調動各類經營主體齊發力疏通發展中的“堵”點和“淤”點,形成“以城帶鄉、共建共享”的城鄉融合發展格局,守正篤實、久久為功,以數字為農業“添動能”,成就平原特色鄉村振興“加速跑”。
?。ㄗ髡邌挝唬褐泄擦某鞘形h校)
2024-07-05 15:46:50
2024-07-05 10:01:09
2024-07-05 09:59:49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