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1日《聊城晚報》4版
新疆,古稱西域,距山東近萬里之遙。對口支援新疆教育工作,是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援疆工作的決策部署。2023年起,聊城職業技術學院采用派遣教師人才支援、教研交流、網絡交流等方式對喀什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教育援助,推動當地教育良性發展。聊城職業技術學院首位援疆教師吳菲菲克服重重困難,用一腔熱血和實際行動回答了“來疆為什么?在疆干什么?離疆留什么?”的“靈魂之問”。
啟程
“放心吧,家里沒事”
吳菲菲在給學生上課
吳菲菲是一名有17年黨齡、20年教齡的優秀教師,主要從事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科研工作。2023年,學校下發援疆報名通知,一直懷有支教夢想的吳菲菲卻猶豫了。丈夫蘇懷軍是一名忙得顧不上家的交警,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家里上上下下都需要吳菲菲打理,吳菲菲也因此獲得“全市公安交警系統‘好警嫂’”榮譽稱號。上初三的大兒子面臨中考,上小學的小女兒還非常依戀媽媽,公公婆婆身體不好,而父親母親遠在遼寧。
“放心去吧,家里沒事!”在丈夫的鼓勵下,吳菲菲克服家庭困難,踏上萬里援疆路。
但吳菲菲剛走不久,家里的麻煩事兒接踵而來,大兒子生病了,71歲的母親送外孫女上學時摔倒造成肋骨骨裂,公公做了手術,婆婆也住院了,小女兒每晚哭著找媽媽。為了讓吳菲菲安心工作,沒操心過家里事的蘇懷軍對她說:“放心吧,家里沒事。”
2023年7月,吳菲菲帶著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師生參加在臨沂舉辦的全國性檢驗專業大賽。此時,蘇懷軍查出心梗前兆,需要住院治療。“心臟病人晚上必須有人陪護!”醫生給吳菲菲打電話說。吳菲菲不忍心將喀什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拋下,只能“舍棄”丈夫。“喀什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心里著急又不好表達,真的挺讓人心疼的。”吳菲菲說。
為了更好地進行手術,蘇懷軍孤身去了北京一家醫院。檢查結果顯示蘇懷軍心臟血管堵塞90%,隨時有生命危險。蘇懷軍手術那天恰逢喀什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學生比賽,本來答應去北京的吳菲菲左右為難。與丈夫商量后,吳菲菲最終退了去北京的車票,選擇留在臨沂。
“他付出了很多。”提到丈夫,吳菲菲多次紅了眼眶。
援疆
一腔熱血 步履不停
吳菲菲在喀什職業技術學院門前
喀什職業技術學院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喀什地區,地處帕米爾高原東麓、塔里木盆地西緣古老的喀什噶爾綠洲上。2023年2月,吳菲菲初到喀什,大漠邊疆飛沙走石,大只的烏鴉遮天蔽日。因為水土不服、飲食習慣差異等原因,吳菲菲出現腹脹腹瀉、咽喉疼痛、嘴唇干裂、口腔潰瘍和皮膚過敏等癥狀,不到兩個月,她瘦了五六公斤。
“只要心態是積極的,身體上的病痛都可以克服。”提到自身的傷痛,吳菲菲總是輕描淡寫。
在喀什期間,喀什職業技術學院的同事給她講當地風俗、介紹當地美食,一起援疆的教師也給予她鼓勵。作為“娘家人”的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在工作和生活上給吳菲菲提供了很大幫助。當地飲用水水質較差,聊城職業技術學院領導專門給她配備了飲用水凈水器。每當工作上遇到難題,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的同事不顧時差,隨時幫忙解決。這讓吳菲菲在精神上放松許多,很快適應了環境,投入到工作中。
要切實提高當地教科研水平,就要變“輸血”為“造血”,留下一支永不撤離的生力軍。一年半的時間并不長,吳菲菲馬不停蹄。
在學科建設上,吳菲菲承擔兩門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工作并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主持申報校級在線精品課;克服困難聘請兩位自治區專家和一位高校專家加入檢驗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
為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她邀請多家兄弟院校專家對該專業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和指導交流,并與老師結對,通過師徒制、聽課、技能訓練等途徑提升檢驗專業團隊成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為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學,她積極帶領教師、學生參加各類比賽。指導年輕教師參加全國行指委教師組職業技能競賽,雙雙獲獎;帶領團隊赴新疆醫科大學參加大學生技能競賽(檢驗技術賽道本??平M),獲得自治區技能大賽團體第二名,取得國賽參賽資格……值得一提的是,她指導的學生麥爾巴哈因在競賽中進入國賽加了10分,通過專升本考試考入新疆醫科大學,成為喀什職業技術學院檢驗專業歷史上第一個成功專升本的學生。
除此之外,吳菲菲還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活動,參與訪企拓崗工作,推動喀什職業技術學院與當地企業、行業開展產學研合作,牽頭與喀什的山東商會建立合作關系,服務地方經濟發展。
因表現出色,2023年,吳菲菲榮獲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師德標兵”稱號,被山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揮部授予“2023年度教育援疆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回望
“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師應該做的事”
吳菲菲(左二)帶領學生參加比賽
對于種種犧牲和付出,吳菲菲平靜地說:“我只是做了一名教師應該做的事。”
回聊前,吳菲菲把自己的生活日用品、教學資料、課題申請指導書等分給保安、同事、學生,并與熟識的商戶一一告別。“我希望他們繼續支持援疆教師,讓援疆教師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吳菲菲說,增強新疆各族群眾對援疆教師的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出一份力,也是自己的職責使命。
離疆前,吳菲菲負責的許多工作結項了,但還有些工作要轉給其他教師繼續做。其他教師能否繼續做好,她的心血會不會白費?這成為吳菲菲最大的牽掛?;氐搅某呛?,吳菲菲與喀什職業技術學院的同事保持聯系,并予以鼓勵和指導,希望援疆教師帶去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技術能像胡楊樹般在喀什扎根。
回到聊城,她還時時關心著那些萬里之外的學生。聽說麥爾巴哈專升本成功,吳菲菲難掩內心的激動,告訴她:“你將載入喀什職業技術學院的史冊!”“你為學弟學妹們樹立了榜樣!”在微信交流中,她總是滿滿的牽掛:“若彤和春燕的專升本考試怎么樣?”“給張雨分享一下經驗,盡量多留一些資料,她很有希望。”……
世間最美好的事莫過于愛有回應。今年教師節,喀什的學生給吳菲菲發來微信:“感謝吳老師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讓我們感受到人世間最美好的真誠與善意!愿老師未來的每一天都歡喜自在,與美好相伴!”
現在,吳菲菲又多了一項工作——不遺余力地宣傳喀什。她說,哪怕發一條視頻,告訴別人喀什的樣子,多一個人去喀什旅游,都是在為喀什作貢獻。
萬里送教,弦歌不輟。吳菲菲的援疆之旅結束了,但聊城職業技術學院的援疆工作仍在繼續。2024年9月,聊城職業技術學院教師王洪國、張延珍接過“接力棒”,趕赴喀什職業技術學院。他們憑著對教育的滿腔熱忱,書寫著新時代報效祖國、建設邊疆的人生樂章。
文/記者 閆振 通訊員 顏莉 圖/受訪者提供
2024-11-12 14:23:49
2024-11-12 14:14:22
2024-11-12 14:13:38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