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
  •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農業農村 >

    黃土地里種出“黃金果”

    來源:聊城日報  2024-05-23 09:53:01
    A+A-
    分享

      串串金黃色瓜蔞在陽光下晾曬

      本報訊 (文/圖 記者 劉叢叢 朱全智) 5月14日,高唐縣匯鑫街道鄒閣村瓜蔞種植基地的晾曬場,一串串金黃色的瓜蔞正在陽光下晾曬。瓜蔞籽被譽為“瓜子之王”,是藥食兼用型產品。瓜蔞的果實、果皮、根莖均為上好中藥材,近年來,該村發展瓜蔞種植,村民的收入不斷增長。

      “大概有200噸的瓜蔞將在此晾曬6個月以上,這批干瓜蔞收益能超200萬元。”鄒閣村黨支部書記林立軍說。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傳統中醫藥中,優質的道地中藥材是關鍵。瓜蔞作為山東省的一種道地藥材,個大質優,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其中“高唐瓜蔞”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近年來,鄒閣村大力發展瓜蔞種植,在黃土地里種出了增收致富的“黃金果”。

      然而在3年前,鄒閣村村民還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過著“土里刨食”的日子。如何依托傳統產業帶領群眾致富增收,成為村黨支部亟須解決的問題。林立軍帶領村黨支部一班人找到了全國黨代表杜立芝,在杜立芝科技服務團隊的指導下,確定要帶領村民發展中藥瓜蔞特色種植。

      “瓜蔞種植,春種秋收,一年植苗可連續多年收益,屬典型的短平快生態綠色農業產業。”林立軍說。起初,村民的積極性不高,林立軍帶頭入股10萬元,村集體以60畝集體土地參與入股并分紅。為了解除群眾的后顧之憂,村里建立了訂單農業合作,采取“技術服務+產品包收、地頭收購”等多種方式,提高群眾入社的信心。

      “麥收后,瓜蔞從地里生長出來,秋后收貨,不僅省事,還不影響小麥的種植,畝產可達1000公斤,每畝收入近4000元錢。”站在地頭,林立軍算著賬。

      去年5月,林立軍與聊城大學在人才培養、實踐課堂等領域深入開展合作,共同打造中草藥種植合作社,當年為村集體增收12萬元。目前,當地已經形成了以鄒閣村為核心的瓜蔞種植產業圈,輻射帶動周邊村莊種植面積超1000畝。2023年,該合作社被評為山東省中藥材生態種植基地創建單位,與山東省藥材集采中心簽訂了協議。同時,鄒閣村投資2000萬元,引進了中藥材瓜蔞加工車間,通過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

      3年來,鄒閣村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呈現出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

    編輯:李明
    校對: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