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
  •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農業農村 >

    高唐:沙土地變身高產田

    來源:聊城日報  2024-07-04 09:51:53
    A+A-
    分享

      本報訊 (記者 白文斌) “經過專家理論測產,畝產達到709.67公斤,在沙土地上能達到這個產量,還是非??捎^的。”6月上旬,在高唐縣清平鎮的小麥田里,青島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劉義國在多次測產后,給當地農業部門通報了測產結果。很難想象,眼前這個畝產700多公斤的高產田,幾年前還是一塊產量只有400多公斤的旱薄地。

      清平鎮地處黃河故道,土地沙化嚴重,10萬多畝的耕地中,超半數是沙土地。為提高糧食產量,從2016年開始,當地每年定期為土壤補肥,然而效果卻并不明顯。

      “幾年前,清平鎮沙土地顆粒大,保水保肥能力都非常差,以土雜肥作為改良土壤,投入多,產出少。”6月29日,高唐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王洪峰說。

      要想讓沙土地變身高產田,那就要良種、良機、良技集成發力,把各環節的增產潛力轉化為現實產量。為提升耕地地力,高唐縣以打造高標準農田整縣推進示范縣為契機,統籌農業項目資金,持續提升農田基礎設施水平,引導農戶采用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澆水、追肥。

      “滴灌技術相當于少食多餐,非常適合沙土地。剛開始,都是人工鋪設滴灌水肥一體化設備,費時費力,而且在沒看到實實在在的效果之前,好多群眾都不買賬。”清平鎮鎮長潘希強告訴記者。

      不買賬的農戶里就包括村民肖燕云,2021年,她為流轉的100多畝土地鋪設了水肥滴灌帶,然而,不僅產量沒提高,還虧了近4000元錢。“那時候,鋪設的設備都在地面上,咱這邊風大,滴灌帶很難固定。”肖燕云說。

      難固定、易破損,結合農戶反饋的這些信息,高唐縣開始研發淺埋滴灌技術,同時升級改造農機,農民可以在播種時同步將滴灌帶固定在2厘米以下的土層。

      “我們開發了一個開溝器,隨著車走,管子就順著這個溝埋在地下,省時省力。從前是隔三行鋪設一根,現在增大了鋪設密度,澆灌更均勻。”清平鎮于莊村農機手劉海峰說。

      良技配良機,去年,肖燕云嘗試了升級后的淺埋滴灌技術,每畝地用水量減少了50%,一年兩季算下來,畝產提升了近20%。“我現在種的玉米,滴灌帶都沒有換。一個開關管一塊土地,想澆哪塊地就開哪個開關,很方便。”肖燕云高興地說。

      不僅如此,淺埋滴灌技術還省去了壟溝和田畦,每個地塊能擴大近10%的種植面積。目前,這項技術已在高唐縣5萬多畝沙土地上推廣應用。

      “在小麥單產的提升過程中,除了有良種之外,還要有良機和良技的配套,以技改機,因地制宜,才能夠提單產、穩總產,保障糧食安全。”劉義國表示。

    編輯:李明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