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
  •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農業農村 >

    新華路街道的“三駕馬車”

    來源:聊城日報  2024-12-26 08:34:17
    A+A-
    分享

      ■ 本報記者 王軍豪

      本報通訊員 朱紅光

      “我們街道的‘三農’工作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龍頭領跑的養殖業,二是科技護駕的種植業,三是脫胎換骨的水產業。這三個方面各有特色,組成了我們推進鄉村振興的‘三駕馬車’。”12月23日,臨清市新華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姚強說。

      兩翼齊飛的現代養殖業

      “我到好友養殖集團參觀,那里的現代化程度和規模令我大開眼界,我要向他學習,努力趕超他。”在東胡村的立江養殖場,負責人張立江說。

      張立江說的好友養殖集團,是臨清市養殖業的“龍頭老大”。該企業坐落在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內,總投資5億元。依托智能數控技術,該企業實現了孵化、養殖、溫濕度、投料、水供應等全程數字化控制管理。他們還開設了線上線下銷售平臺,打造了“生變熟、冷變鮮、流通變終端”的供應模式,大大提升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搞現代化養殖,必須要敢于展翅高飛。此前,我們已經與德州扒雞等知名品牌簽訂了長期供應協議,還計劃與肯德基、華萊士等企業簽署高端食品供應協議。同時,我們在自己年產值達到6億元的基礎上,又帶動了包括周圍脫貧戶在內的規?;B殖戶300余戶,總養殖量已超100萬只。名牌企業和規模養殖就是我們奮力高飛的‘雙翼’。”好友養殖集團總經理圣秋娟介紹。

      東風正起的現代種植業

      “三國時期,諸葛亮破曹營借來了東風,我們現在搞現代化種植,也需要東風,臨清市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團就是我們的東風。”田野葡萄合作社社長徐玉英說。

      田野葡萄合作社是新華路街道種植業的引領者,主要從事葡萄苗木的引進、培育、種植、銷售等。合作社通過產業化扶持,幫助脫貧戶實現就業,每戶年收入在5萬—15萬元之間。合作社為自主研發培育的新品種進行品種審定申請時卻遇到了困難,就在徐玉英發愁時,臨清市科技特派員葡萄產業服務團來到了這里。

      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田野葡萄合作社不僅順利通過了新品種審定,還建成了2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溫室。同時,合作社發揮龍頭作用,帶動當地一百多個葡萄種植戶優化了品種,提高了管理技能,為產業轉型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升級版的現代水產業

      “過去,坑里都是垃圾,現在養上了魚,真好。”西胡村村民趙寶東高興地說。

      顯然,對著村里的廢舊坑塘“使勁”,通過重新建設,挖掘產業潛力,是鄉村振興項目的一條捷徑,也是水產業升級的新理念。新華路街道對西胡、作西店等村的老坑塘進行徹底整治,建設了高標準的養殖池塘,力圖實現經濟和生態雙收益。

      “我們村以葡萄種植和門店經營為特色,這些年來唯獨忽視了坑塘的利用?,F在轉變思路,把坑塘利用起來,既有經濟收益,又能優化環境。”西胡村黨支部書記丁愛剛介紹。他們的目標是建設集水產養殖、休閑垂釣、農家樂項目于一體的農業休閑和水產養殖綜合性項目。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我們就是以傳統產業為基礎,著力謀劃產業振興項目,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該街道黨工委書記朱亮說。

    編輯:李明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