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繼鋒(右二)在為患者做手術。(受訪者供圖)
□ 鞠圣嬌 蘇含
“我們剛到衛生院的第2天,一位老年患者被送到衛生院。老人從高處墜落摔傷髖部,不敢活動了。”8月5日,回憶起前不久搶救一名82歲摔傷患者的經歷,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方繼鋒說。那時,他和同事馬亮、馬連佳剛來到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保家鎮中心衛生院。
保家鎮是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較大的鄉鎮,山水相擁、景色優美,距離縣城大約40分鐘車程。保家鎮中心衛生院有內科、外科兩個科室,沒有單獨的骨科,影像檢驗技術薄弱,一些病情復雜的患者會直接選擇到縣城醫院就醫。這次,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選派骨科醫師方繼鋒、放射科醫師馬亮、心臟超聲科醫師馬連佳到保家鎮中心衛生院,開展為期半年的對口支醫工作。
患者到院后,先來到放射科檢查,經驗豐富的馬亮為其拍攝了X光片,判斷老人為左側股骨頸基底部骨折,需要手術治療。方繼鋒從事骨科工作20余年,經常診治關節、外傷方面的疾病。他請當地醫師當翻譯,向患者家屬交代了病情,患者家屬同意在衛生院做手術。
老年患者的心臟功能狀態是決定手術能否順利進行的關鍵,該衛生院開展心臟彩超檢查項目時間并不長,醫師操作不熟練。于是,馬連佳指導該院醫師為患者進行了心臟彩超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心臟功能良好,可以耐受手術。
于是,方繼鋒便與該院醫師溝通手術方式,確定手術時間。7月21日,在該院醫師的配合下,方繼鋒主刀,為患者做了髖關節置換術。手術很順利,患者恢復良好,術后3天便可以下床活動。方繼鋒查房時,患者家屬緊握他的雙手表示感謝,得知他們三位醫生均來自山東后,患者家屬更是激動不已。
后來,方繼鋒又完成了一例骨折術后鋼板拆除術,為一名患者拆除了手腕、根骨處的鋼板。而馬連佳、馬亮也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其中,馬亮還結束了該院不能出具檢查報告的歷史。
說起這些天的工作和生活,方繼鋒坦言,對他來說,與當地患者溝通是一大難題,尤其是面對老人結伴就醫、語言不通時,就不得不請該院醫護人員幫忙翻譯,不過他也在努力適應。當地山地較多,很多群眾患有關節疾病,方繼鋒感覺任重道遠:“現在,我主要接診病情相對復雜的患者。過段時間,我打算在院內開展一些培訓,幫助衛生院外科醫師提高對骨科疾病的認識,爭取提升衛生院的醫療水平,留住更多患者。”方繼鋒說。
2024-08-09 08:09:44
2024-08-09 08:08:56
2024-08-09 08:08:16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