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
  •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健康 >

    開通堵塞血管 打通“生命通道” ——市人民醫院腦科醫院血管神經外科團隊巧治椎動脈反復狹窄患者

    來源:聊城晚報  2024-11-05 09:09:51
    A+A-
    分享

    郝繼恒(右)在檢查患者情況。(受訪者供圖)

      □ 鞠圣嬌

      66歲的李榮祥(化名)做了椎動脈支架置入術10個月后,椎動脈再次發生狹窄,近日,聊城市人民醫院腦科醫院(以下簡稱“腦科醫院”)血管神經外科團隊采用椎動脈內膜剝脫術幫其取出支架及支架內增生的內膜斑塊,解決了其椎動脈再狹窄問題,降低了因椎動脈狹窄導致腦缺血的風險。

      11年前,李榮祥患腦卒中后,右側肢體不靈活,但他一直規律服藥、定期復查,生活習慣良好。2023年12月,他又出現了腦卒中癥狀,到腦科醫院就診后,該院血管神經外科主任、主任醫師郝繼恒為其進行了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發現其椎動脈出現問題。椎動脈是頸部的主要動脈,左右兩條椎動脈分別穿過頸椎左右的橫突孔進入顱內,再匯合成一條基底動脈,為腦干和小腦供應血液。因此,椎動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當時,李榮祥的左側椎動脈開口處出現了鈣化斑塊,直徑僅剩1mm,狹窄程度超70%,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而斑塊還可能繼續增大,發生急性腦梗死的風險不斷增加。在局麻加心電監護下,郝繼恒團隊為其實施了經皮椎動脈支架植入術,將支架放到血管狹窄處,撐開了狹窄的血管。支架植入是治療椎動脈狹窄的首選,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并發癥少等優勢,術后,七八成患者的血管不會再出現明顯狹窄。

      然而,李榮祥屬于剩下的那兩三成。盡管他遵醫囑用藥,但今年7月底復查時發現,他的椎動脈內膜出現了增生,再次引起椎動脈狹窄。9月底,他的左側椎動脈狹窄進一步加重,管徑僅剩不到1mm。

      針對支架植入術后再狹窄的患者,狹窄不嚴重可以先選擇藥物保守治療,如達到重度狹窄可以選擇球囊擴張或再次植入支架,但都有較高的再狹窄風險。郝繼恒團隊分析患者病情,決定實施椎動脈內膜剝脫術,取出原來植入的支架及支架內增生的內膜。“目前,大家對椎動脈內膜剝脫術了解不多,這項手術操作難度大、有一定創傷,因此這不是首選,但卻是椎動脈支架內再狹窄的有效治療手段。”郝繼恒介紹,相比頸動脈,椎動脈位置更深,位于皮下6—7厘米,管壁更薄。操作時,醫師需在患者鎖骨附近開一個4—5厘米的切口,使用專用的牽開器固定肌肉,再在狹小的手術空間切開椎動脈血管、剝脫內膜、縫合血管。“椎動脈內膜剝脫術就像人站在井口,操作器械完成深井里的工作。手術全程都需要在顯微鏡下完成。”郝繼恒說。

      10月7日,郝繼恒在市人民醫院首席專家王繼躍、腦科醫院副院長張利勇的指導下,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了手術,取出了患者體內增生的血管內膜和內膜包裹的支架。手術順利完成,李榮祥的椎動脈血流恢復暢通,小腦和腦干缺血的風險解除。

      郝繼恒提醒市民,椎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除了藥物保守治療、再次支架植入等,還可以評估是否有外科手術的可能性。當然,無論是進行椎動脈支架植入還是椎動脈內膜剝脫術,手術后一定要遵醫囑規范服藥,藥物治療是所有治療的基礎。40歲以上的市民,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或已經出現過心腦血管疾病,都應該通過頸部血管超聲篩查血管情況,一旦發現重度狹窄,一定要積極干預,避免發生急性腦梗死。

    編輯:李明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