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
  •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部門 > 文旅 >

    故鄉的石碾

    來源:聊城晚報  2024-07-01 11:06:16
    A+A-
    分享

      石碾 張福祿 攝

      □ 馬奎秋

      這是一張石碾的照片。每當看到它,我就會想起小時候父母推碾軋糧的情景。

      民以食為天,吃是老百姓生存的根本?,F在,人們吃的粗細糧大都是由面粉廠加工生產出來的。然而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農村,鄉親們吃的面粉主要是靠石碾磨出的。這是在農村盛行了很多年的加工糧食的方式。

      石碾由碾盤、石磙、木頭附件等部件組成。碾盤是一個用石頭做的大圓盤,大約十厘米的厚度,放置在一個用磚或石頭壘成的圓礅子上。碾盤的中心有一個圓孔,一根粗硬的木頭柱或石頭柱像楔子一樣牢牢地嵌在這石孔當中。石磙則是通過木頭附件,與嵌在碾盤中心的柱子有機組合在一起,使之可以繞著碾盤中心靈活地滾動。

      村里通常會建一座碾屋,為碾軋糧食的人們遮風擋雨。屋內有一個小窗臺,也有一個在土墻上挖的方形空槽,這是為了方便晚上軋糧而設置的放燈的地方。小屋還安有一扇門,不上鎖,人們可以自由出入。

      碾軋糧食時,最少要有兩個人,在我家,常常是父母一起分工合作。他們往往先把布口袋里的糧食倒在簸箕里,然后把簸箕里的糧食均勻地分攤在石磙可以軋到的碾盤面上。這時,兩個人就會進行分工,一個人推動石磙做圓周運動,另一人同時圍著碾盤轉圈,邊轉圈邊用手抓著炊帚向圈內輕掃被石磙碾軋到圈外的糧食。轉圈的速度不能太快,因為轉得太快,人就會有眩暈的感覺。那時,我常常羨慕飼養驢的人家,他們會讓驢拉石磙。為了防止驢眩暈起來不干活,人們就用一塊布蒙住驢的眼睛。那時的糧食在碾盤上雖然經過了反復碾軋,但軋出的面粉還是不像現在磨的那么細膩。然而,用石碾軋出來的小麥面玉米面蒸出來的饅頭、窩窩頭,以及燒的粥做的湯,聞起來卻是那樣的香甜,喝起來又是那樣的讓人身心熨帖。

      石碾是舊時老百姓加工糧食的功臣,已烙印在一代人的記憶中。

      現在,鄉村的石碾早已被人丟棄在某個角落里,渾身布滿了灰塵或青苔,或者已經消失得完全沒有了蹤影。然而,關于它的故事卻時常會躍動在我的腦海中,并喚醒我對故土對鄉情的記憶……

    編輯:李明
    校對:蘇永樂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