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春奎 于杰
聊城地處黃河之濱、運河之畔,是受黃河文化和運河文化影響的“兩河明珠”城市。東昌府木版年畫就是運河文化精髓之一,年畫作坊曾廣泛分布于東昌府古城區的東關街、清孝街,以及堂邑鎮許堤口、梁水鎮大趙等城鎮鄉村。
東昌府傳統年畫以門神畫為主,包括大門上的門神、東西廂房的門神、喜房的門神和書房的門神等。民國時期,東昌府木版年畫刻版印刷業達到鼎盛,近銷魯南、魯西、魯北,遠銷河南、山西、河北等地。東昌府木版年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群眾喜愛。
東昌府木版年畫的刻版印刷工藝具有顯著的地域特點,在全國木版年畫行業獨樹一幟。雕刻木版所選用的板材多為棠梨木與梨木,木質細膩、光滑,不容易變形??贪娴钝E自然生動,弧線與直線并用,轉折造型用刀大膽,形成直角、三角形體,由此產生的節奏和韻味頗具現代感。
東昌府木版年畫制作工藝匠心獨運,藝術特色別具一格,在漫長歲月中經歷了輝煌與沒落而傳承至今,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積極意義。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木版年畫在傳承發展中面臨困境,需要我們不斷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創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路徑。
一是創新內容形式,提高市場競爭力。在東昌府木版年畫的傳承和發展中,保護是基礎,繼承創新也至關重要。既要做到對傳統工藝的傳承,又要做到創新性發展,豐富年畫的表現形式和功能,進一步提高其市場競爭力。
二是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傳承精準度。對東昌府木版年畫的保護,應首先注重對代表性傳承人的適當保護,充分重視他們的習慣,采用活態保護方式,實現在社會和文化發展進程中的動態傳承。在傳習人的培養過程中,要突破傳統的家族式和家傳式傳承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青年群體參與其中。
三是加大國家政策扶持,健全各項保障制度。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程中,政府應該更好地發揮主導地位,在木版年畫保護工作上給予特殊扶持,并積極動員和引導更多人加入這一活動當中來,強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與發展。
作為年畫派別中獨特的一支,東昌府木版年畫是一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它不僅需要活態傳承,更需要創新發展,與當代文化相通相融,服務于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
2024-08-05 11:14:45
2024-08-04 09:51:39
2024-08-04 09:43:17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