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
  • 銳評
    要聞
    視聽
    圖說
    熱線
    部門
    縣域
    數字報
    看電視
    聽廣播

    您的位置:首頁>企業 > 企業(家)風采 >

    凝心聚力 守正創新 助力開拓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來源:聊城日報  2025-01-03 09:12:18
    A+A-
    分享

      2024年2月22日,高鐵沿線知名企業聊城行活動啟動儀式在市會議接待中心舉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工商聯主席、省總商會會長王隨蓮,市委書記李長萍出席活動并致辭。

      民營經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聊城市民營市場主體占全部市場主體總量的90%以上,創造了68%以上的稅收,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的57%以上。實踐證明,民營經濟對我市各領域工作的攻堅突破,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護航作用。

      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民營經濟人士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和服務民營經濟的助手,聊城市工商聯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團結引領全市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加壓奮進、實干爭先,傾情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收獲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工商聯+稅務”工作機制得到全國工商聯主要負責同志的批示肯定;省委書記林武在全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上對我市“親清會客廳”工作給予充分肯定;聊城市工商聯被評為全國工商聯社情民意信息基地、調查點工作先進基層單位、民營企業勞動關系監測調查工作示范基層單位,相關工作獲評全國工商聯工作實踐創新成果、民營企業產權司法保護協同創新百佳實踐案例、“創新中國”工商聯工作優秀案例……工商聯在服務中心大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強化思政引領,推動發展勢頭“日日新”。聊城市工商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把促進民營經濟人士健康成長作為履職首要任務,堅持以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為抓手,組織民營經濟人士開展專題學習和系列培訓,加強形勢政策解讀,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不斷增強民營經濟人士“自己人”的政治自覺和奮斗精神。

      突出思想政治引領。推動市、縣、鄉鎮(街道)三級聯動,通過專題培訓班、專題學習、專題報告會等多種形式,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宣講、黨課“進企業、進商會、進基層”等學習培訓活動,推動黨建工作在19個直屬商會全覆蓋,將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推動商會、企業發展深度融合,提振發展信心。

      加強形勢政策解讀。引導民營經濟人士正確理解黨中央方針政策,共同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利用微信公眾號、大講堂及各類會議活動等載體,推進政策宣傳解讀和輿論引導,圍繞新質生產力等主題開展“親清大講堂”8次,承辦“齊魯企業家大講堂”,開設“助企賦能”供需“直通車”欄目,營造有利于“兩個健康”的輿論環境。

      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創新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形式,赴井岡山、延安、西柏坡、蘭考、曲阜等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既開展紅色教育,又學習優秀企業家精神,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堅定理想信念,在感悟偉大成就中堅守發展初心。近年來,市工商聯組織民營經濟人士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動20多場次,人員涵蓋機關干部、直屬商會負責人、執常委企業家、青年企業家、女企業家代表上千人次。

      發揮“聯”的優勢,助推民營經濟“步步高”。立足職能定位,在“聯”字上下功夫,深化“工商聯+N”工作機制。建立完善工商聯系統上下聯通、公檢法司協作聯動、社會資源有機聯合的服務體系,服務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深化金融助企行動。聯合市稅務局開展“春雨潤苗”行動,構建1個市級“工商聯+稅務”統籌中心、縣級“工商聯+稅務”聯絡中心、“鄉鎮(街道)商會+基層稅務分局”接訴中心、“鄉鎮(街道)商會+基層稅務分局+產業園區”兜底的四級運行體系,助力小微企業穩發展、行長遠。搭建政銀企對接平臺,實施“銀行+商會+企業”模式,與農發行等4家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出“商會系列貸”等惠企融資政策,促成多家銀行與商會、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聯合人行聊城分行開展“銀行行長進商會訪企業”活動,聯合建行聊城分行召開派駐金融指導員啟動會,通過金融指導員、金融聯絡員聯絡對接,持續為企業降低貸款成本,緩解融資難題。截至目前,聯合銀行機構累計支持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1300余家,貸款余額50余億元。

      健全創新賦能機制。聚焦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組織企業參加人工智能先進技術成果供需對接會、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技術改造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解讀會等活動。組織信發集團、三和紡織等10家重點民營企業申報山東省百強系列榜單。培育打造信發集團、金蔡倫集團為市級綠色低碳發展典型民營企業,金蔡倫集團、陽谷華泰化工、臨清好友養殖等市級社會責任優秀典型企業,引導民營企業轉型升級,走高質量發展路子。鼓勵商會及會員企業積極“走出去”,協同霍爾果斯市工商聯、德國山東商會、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對外投資委員會開展座談交流、考察調研,與德國山東商會、山東省企業集團海外發展促進會、柬埔寨山東商會等達成友好合作關系。

      加強法律服務。深化法企溝通機制建設,成立聊城市工商聯法律服務委員會,打造民營經濟法律服務平臺。聯合市檢察院在重點商會和企業設立“檢察服務站”50余個,解決涉企事項100余項。聯合市公安局在“聊商之家”設立首個“警企服務站”,推動鎮街基層商會與派出所建立聯系。聯合市司法局開展司法所“助千企聯萬村”活動,舉辦行政復議“入園區 進企業”和開放日活動,在民營企業設立“行政復議聯系點”,打造涉企行政復議案件“綠色通道”。深化“萬所聯萬會”機制,常態化開展“法律三進”、法治體檢和法律培訓。聯合市法院開展“商會調解基層落實年”活動,引導涉稅行業協會等特色行業商協會成立調解組織,目前,工商聯商會調解服務平臺入駐調解組織60個、調解員239人,辦理案件296件,高唐縣商事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入選全國工商聯“2024年百佳商會調解典型案例”。

      當好橋梁紐帶,促進服務水平“節節升”。市工商聯聚焦“四會建設”,創新工作載體,健全服務體系,持續深化工商聯和所屬商會改革建設,在思路上謀突破,在機制上求創新,打造一批亮點工作、特色品牌。

      聚力推動政企溝通平臺常態化運行。推動“親清會客廳”“來聊投資者·界別同心匯”工作機制常態化運行,“親清會客廳”通過組建“親清服務團”,常態化開展“親清面對面”活動,重點情況和問題形成“親清直通車”,有效促進政企互信、推進政務公開、推動政策落實,凝聚“親清心連心”的廣泛共識。“來聊投資者·界別同心匯”依托工商聯界別政協委員,精準聚焦“來聊投資者”重點群體,堅定廣大來聊投資者扎根聊城、深耕聊城的信心。市級領導參與活動17期,300余家企業或商會參加,推動解決或答復問題160多個。

      聚力打造“聊商之家”。打造全省首家市級層面商會組織一體化服務平臺“聊商之家”,統籌19家直屬商會、36家異地山東(聊城)商會入駐。建立定期調度機制,每月系統梳理跟進項目進度,動員全市工商聯組織、19家直屬商會、172名企業家執常委積極參與“雙招雙引”。2024年,赴北京、廣州、深圳等地走訪異地商會28次。召開“高鐵沿線知名企業聊城行、魯商回家鄉”優強企業聊城行等“雙招雙引”活動5次,廣邀全國異地聊城商會負責人參加,20名異地山東、聊城商會會長成為首批聊城市“招商大使”,推進47個項目簽約,總金額500多億元。通過系列重大活動的舉辦,推介聊城營商環境,激發聊城籍企業家回報家鄉的積極性。

      聚力打造“親廉聊商”。開展清廉合規民企建設試點工作,著力打造“親廉聊商”工作品牌。出臺《關于開展清廉合規民企建設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聊城市工商聯清廉合規民企建設指導標準》,聯合市紀委監委召開清廉民企建設座談會,在全市選取40家商會和民營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推進商會和民營企業“黨建+廉建”相結合,在山陜會館設立聊城市清廉民企教育館,在三和集團等企業黨委成立紀委或配備紀檢委員,推動金蔡倫集團打造“一令飄紅”特色黨建文化品牌和全市首個清廉民企建設示范點。深化大合規體系建設,聯合市人民檢察院、市司法局、市稅務局等部門舉辦民營企業合規管理培訓5期,400余名商會和企業負責人參加培訓。

      弘揚企業家精神,主動擔當盡責有作為。引導廣大民營經濟人士厚植家國情懷,增強先富帶后富、促進共同富裕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展現新時代民營企業家“致富思源、造福桑梓”的責任擔當。

      積極參政議政。開展“送政策、訪實情、強信心、促發展”民營企業大走訪大調研活動,引導民營企業家在誠信經營、做強主業的基礎上,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大局,積極建言獻策,增強溝通實效,民營企業家上報的團體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多次被國家級、省級采用,引導企業家完成民營企業調查問卷填報工作,依托企業家填報的第一手資料,撰寫民企調查報告,多次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簽批。

      持續落實“萬企興萬村”行動,引導民營企業積極承擔促進共同富裕的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選樹市級興村典型案例69例,組織1582家民營企業幫扶1135個行政村,實施興村項目2497個,經營類項目投入44.32億元,公益捐贈類投入3700余萬元。組織服裝商會捐贈100件棉服、浙江商會捐贈30萬元助學基金,用于支援幫扶村,莘縣工商聯在全省“萬企興萬村”行動現場會上作典型發言。深化東西部協作,組織企業赴重慶彭水開展對接活動,召開互訪互學座談會,舉行捐贈儀式,簽訂村企結對幫扶協議。

      推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聯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等部門開展“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行動”3次,組織全市668余家企業參加招聘活動,提供就業崗位1萬余個,吸引3萬余人次,初步達成就業意向5226人。

      引導商會積極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完善行業自律規范公約。東阿縣阿膠行業協會、冠縣交通設施商會、冠縣靈芝協會圍繞阿膠干片、靈芝栽培、三波形梁鋼護欄等,發布并正式實施6項地方團體標準,助力行業企業標準化建設。樹牢“誠信興商”理念,加強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臨清市軸承商會、莘縣大王寨鎮木業商會等4家商會被評為“聊城市誠信行業典型”。

    編輯:李明
    審核:劉 飛
    相關推薦


    網友評論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

    国产初高中生在线视频_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高清超碰av热热久久_99精品视频九九精品
  • <input id="iy200"><u id="iy200"></u></input>
  • <tt id="iy200"><s id="iy200"></s></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