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辦的第八屆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中,聊城市技師學院項目《安坐無憂——銀發老人安全智能防摔椅設計領航者》從7600余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全國一等獎。
6月16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匠心筑夢·技創融合”主題記者見面會,來自聊城市技師學院的4位師生代表分享他們在職業教育創新創業道路上的奮斗歷程與創新故事,展現聊城市技師學院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卓越風采。
產教融合
搭建創新舞臺 培育時代匠才
聊城市技師學院,是孕育技能人才的搖籃。多年來,該學院在創新創業教育上深耕細作,秉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的理念,積極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聊城市技師學院宣傳部(統戰部)副部長陳玥介紹,學院立足專業特色,深化產教融合。精準對接市場需求,優化課程體系,增設創新管理、創業實踐等應用型選修課程,鼓勵師生結合前沿領域開發創新項目,確保項目具備高落地性和實用性。學院注重強化平臺建設,完善孵化體系,成立創新創業服務中心,配備專職人員管理,擁有800多平方米的實訓場地,設立專項資金,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空間和資金保障。
推進職教非遺互融,傳承創新文化。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基地”,學院將葫蘆雕刻、舞龍舞獅等非遺技藝引入校園,引導學生對非遺技藝進行創新開發,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新方向。完善參賽服務,提升實戰能力,精心組織校內選拔賽,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導師為參賽師生開展培訓指導,拓展校企合作資源,為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市場調研和成果轉化渠道。
劉燕是一名兼具企業實戰經驗與職教教學背景的高級“雙師型”教師。作為本次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獲獎團隊的指導教師,劉燕在賽事指導方面有著獨到的經驗。“本次獲獎的智能防摔輪椅項目,正是專業技能的綜合實踐,這也是打動評委的關鍵。”劉燕說,在指導過程中,她將自己定位為“教練員”,引導學生獨立完成市場調研、技術測試、原型制作等全流程,讓學生在“做中學”的模式中全方位提升職業能力。同時,她注重產教融合,帶領學生深入企業調研,發現行業難題,讓項目更具實戰性。
目前,智能防摔輪椅樣機已通過技術測試,達到預期性能指標,并在康復醫院及黃山路社區養老中心進行試用,獲得老年用戶認可。
學子逐夢
以技能為筆 繪創新藍圖
張慶文是2022級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專業學生,國家獎學金、學院一等獎學金獲得者,是本次獲獎項目負責人。他以賽促學、以賽強技,在技能競技領域斬獲多項榮譽。
本次獲獎項目聚焦養老痛點,歷經9個月攻關,運用專業技能研發出針對老年人的智能防摔輪椅。張慶文介紹,在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時,他注意到傳統輪椅存在安全短板,老年人摔倒后骨折風險極高?;谶@一現實需求,他和團隊成員在老師的帶領下深入醫院調研,系統梳理解決方案。在融合技能點的過程中,他們借鑒電子血壓計的傳感器原理,實現了坐姿檢測的精準度與醫療標準兼容。經過多階段的實驗測試,最終讓“智能防摔輪椅”從構想變為可量產的解決方案。
張家瑞也是2022級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專業學生,在本項目中主要負責市場調研和元器件的選用?;赝?00多天的備賽歷程,他從技術小白到獨立攻克難題,實現了從“課本操作”到“技術創新”的跨越,在開發腿部傳感器載體時,經過50余次實驗,將檢測精度提升40%,還為企業節省了采購成本。國賽前一周核心電路板意外燒毀,張家瑞和團隊成員連夜解決問題,明白了“工匠精神”的真諦。
“以后,設計團隊將從技術再升級、商業模式、社會效益三個維度進行應用轉化,通過模塊化設計降低制造成本,提升電池續航能力;采用雙軌運營體系,推出基礎款與旗艦款,覆蓋不同消費群體;深化產教融合,打造‘校中廠’模式,在學生中培養核心技術人員,實現教學—生產—就業的閉環,并在用戶服務中心與售后服務環節雇用貧困家庭人員及殘疾人員,提升產品的社會價值。”劉燕說。
文/記者 趙琦 圖/馬新濤
2025-06-17 18:46:27
2025-06-17 18:30:58
2025-06-17 18:28:40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