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賈新偉
本報通訊員 王晗樂
“我們兩口子都在這兒上班,每月工資加起來超過1萬元。”37歲的張強是度假區李海務街道河洼村村民,在本村企業聊城市鑫世通機械有限公司工作。
這家公司有60多名工人,全都來自河洼村及周邊村。公司負責人安長玉,年輕時在外從事機械行業,后回村創辦公司,成為年輕人回村創業就業的典型。作為一名“老機械人”,對于公司主打產品、安全生產、產品銷路,安長玉有著清晰的認知和規劃。目前,公司已成為規模以上企業,年銷售額3000余萬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
在安長玉的帶動下,河洼村的企業已達7家,年總產值達1.1億元,帶動周邊村的二三百名年輕人在家門口就業。“村里有產業,年輕人就有了打拼的奔頭,把年輕人留下來,鄉村振興才有希望。”2017年,安長玉被父老鄉親選舉為河洼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河洼村,坐落在古運河畔,地勢較低,原來,用村里老人的話說就是,晴天“疙疙瘩瘩”,雨天“湯湯水水”。如今,修公路、挖排水溝、改造自來水管道、種樹種花,面貌煥然一新,醫療保險也不用村民自己掏錢,十里八村的姑娘都愿意嫁到村子里來。
搖身一變,河洼村成了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難怪村里79歲的老黨員張廣洲激動地說:“想想原來,再看看現在,變化真是太大了呀。村子干凈了,漂亮了,百姓腰包里也有錢了,還是黨的政策好啊……”
“黨建強,人心聚,鄉村興。”李海務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張超賢說,近年來,李海務街道以高標準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為抓手,厚植產業沃土,點燃發展引擎,走好特色之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工作走深走實,涌現出了河洼村等優秀典型。
2024-07-05 09:51:22
2024-07-05 09:51:02
2024-07-05 09:50:19
2024-01-26 09:11:53
2023-12-17 10:07:34
2023-11-03 08:45:22
聊城新聞網 2006-2023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180030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cxw@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