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曉偉 通訊員 劉秀) 6月13日,由東阿縣大秦惠隆農業發展專業合作社種植的430畝“魯研951”小麥迎來實打驗收,經東阿縣農業農村局專家團隊嚴格測算,其畝產達1455斤,較普通農戶種植的產量增產200斤以上,展現了現代農業科技的強勁動能。
大秦新村是典型的農業村,擁有6525畝土地,其中耕地5960畝。近年來,該村創新“新村黨委+合作社+農戶”模式,由黨支部領辦土地流轉合作社,通過復墾、置換、連片開發等措施,將分散的土地整合為高標準試驗田。此次驗收的“魯研951”小麥,是合作社與山東省農科院合作、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種植的優質品種。這種種植技術可實現節水節肥30%以上,能有效降低土傳病害風險,較傳統種植模式省工省時達40%,為豐產增收奠定了堅實的科技基礎。
驗收現場,專家團隊隨機選取一塊寬16.84米、長84米(折算面積2.12畝)的地塊進行實收。經精確稱重、水分檢測(平均含水量13%)、雜質去除(0.5%)等環節,最終折算每畝產量達1455斤。東阿縣農業農村局研究員徐洪明表示:“這一產量不僅驗證了‘魯研951’的高產潛力,更證明了科技賦能下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具有顯著優勢。”
“魯研951”由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與山東魯研農業良種有限公司聯合選育,2022年通過國家審定。該品種兼具半冬性、抗寒性強、抗倒伏等特性,在2018年—2021年國家黃淮冬麥區試驗中,平均畝產均高于對照品種“濟麥22”。
“魯研951”小麥的高產驗收,是東阿縣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生動實踐,也為“魯研951”在黃淮冬麥區的推廣應用提供了重要依據。東阿縣將以大秦新村為示范樣板,持續完善高產栽培技術體系,推動優質品種與先進種植模式深度融合。
2025-06-19 10:18:35
2025-06-18 15:22:17
2025-06-18 14:30:17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