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白文斌) 茌平區堅持將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緊密融入日常工作,以學促查、以查促改,將學習教育的成效轉化為推動工作、服務群眾的強大動力。通過深入開展作風建設自查活動,聚焦群眾身邊“小事”,創新服務模式,解決了一批長期困擾居民的難題,機關作風持續轉變,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不久前,茌平區潤城花園小區新建的電動自行車棚正式投入使用,近500個充電插座整齊排列,有效滿足了小區居民的日常充電需求。“以前沒地方充電只能推到樓上去,現在有了充電樁,掃碼即可充電,而且電價和在家充是一樣的,既安全又方便!”居民古俊霞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潤城花園小區居民曾多次向物業反映充電難問題,但在車棚選址、費用分攤等方面意見不統一,導致問題長期拖延。這一困局的打破,源于作風建設自查活動的開展。全區78個區直部門單位主動從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小事入手,全面梳理影響服務效能的堵點、痛點。區住房城鄉建設局針對老舊小區設施陳舊、居民訴求協調難等共性問題,創新推出“有事來聊 馬扎議事”工作模式。
在該模式下,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定期下沉社區,與居民面對面拉家常、聽意見,深入溝通,尋求共識。“群眾的訴求不一致的情況,不只是在潤城花園小區,各個小區都存在。”區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孫洪鋒深有感觸地說,“與群眾長時間接觸才能交心,從而了解群眾的真正訴求,倒逼我們轉變作風。”
正是通過這種接地氣的深入交流,住建部門工作人員摸清了潤城花園居民的核心關切,有效協調化解了分歧,最終推動了充電車棚的順利建設。
潤城花園充電難題的解決,是茌平區以作風轉變推動民生改善的一個縮影。依托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該區系統推進設施更新,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已新增車位405個、健身器材40余組,70%的老舊小區同步完成了適老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級。
截至目前,茌平區78個區直部門單位通過自查,已梳理出各類問題300余條,并有針對性地制定了500余條整改措施,有力促進了機關作風的持續轉變和工作效能的不斷提升。
“我們堅持‘嚴’的基調,突出‘實’的導向,扎實開展警示教育,引導各級黨員干部轉作風、提效能。”茌平區委組織部三級主任科員李小燕表示,“目標就是把學習教育成果真正轉化為擔當作為、推進工作的實效,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2025-07-08 16:48:14
2025-07-08 16:47:02
2025-07-08 16:46:47
2025-02-13 10:19:29
2025-01-03 09:12:18
2025-01-03 09:11:38
聊城新聞網 2006-2025 版權所有 聊城市新聞傳媒中心/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 聯合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37120240004 魯ICP備09083931號 魯公網安備 37150202000134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編號:115330086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魯)字第720號
本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663509279 舉報郵箱:liufei@lcxw.cn